查看原文
其他

【每日新书】《人间烟火》|掩埋在历史里的日常与人生

赵冬梅 品卷一族
2024-12-10

《人间烟火》一书告诉我们,古人的“食衣住行”里其实蕴藏着先民们的饮食智慧、穿衣习惯和审美情趣,我们透过这些历史的烟尘,还能够找到现代人生活的影子,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同样也是一种有温度的观照。

核心书摘

古人的衣食住行和我们有什么不同?他们是否会和我们一样,为买房、买车而发愁?

事实上,孔子曾穷困到为马车发愁,以韩愈的名望和地位,也曾为了买房奋斗了三十余年。作为历史悠久的东方古国,几千年来,华夏文明虽然饱受天灾和战乱的袭扰,但华夏文明的脉络,始终没有中断过。然而,抛开那些宏大的历史叙事背景,还有当下各类文艺作品中的戏说和演义,回归到平淡琐碎的人间烟火,我们就会发现,自己对先民们的日常生活其实是缺乏清晰的认知的。《人间烟火》一书专门研究中国古人日常生活,它将为我们诠释古人的“食衣住行”里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。

关于作者

赵冬梅,中国知名宋史学者、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赵冬梅教授曾出版过《千秋是非话寇准》《司马光与他的时代》《大宋之变》等宋史研究专著,另外,她在制度史方面也有很多独到见解。

学什么

1、中国古人的衣食住行里,都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生活细节?

2、古人出行,可以乘坐哪些交通工具?

3、在没有照相技术的古代,过关公文如何证明持证者的身份?

今天我们读这本书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:中国古人的衣食住行里,都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生活细节?


人生在世,如果说有什么事情是每天都不可缺少的,一定首推“食衣住行”四件事,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,“食衣住行”是人们日常生活的根本。

作为历史悠久的东方古国,几千年来,华夏文明虽然饱受天灾和战乱的袭扰,但华夏文明的脉络,始终没有中断过。然而,抛开那些宏大的历史叙事背景,还有当下各类文艺作品中的戏说和演义,回归到平淡琐碎的人间烟火,我们就会发现,自己对先民们的日常生活其实是缺乏清晰的认知的。

比如说,古人喜欢吃什么主食?古人穿的衣服有哪些款式?古人也有房贷压力吗?古人出行依靠什么交通工具?等等。 这些问题看似挺不起眼,可深究起来,里面其实有很深的学问。今天,我们要和大家共读的《人间烟火:掩埋在历史里的日常与人生》这本书,就是一本专门研究中国古人日常生活的好书。

这本书的作者是赵冬梅教授,我们昨天刚刚解读过赵老师的另一本著作《法度与人心》,两本书的不同之处在于,《法度与人心》关注的是朝代兴替和政治变革等大事件,而《人间烟火》则把目光聚焦在古人的“食衣住行”上。

通过这本书,我们可以发现,古人的“食衣住行”里其实蕴藏着先民们的饮食智慧、穿衣习惯和审美情趣,我们透过这些历史的烟尘,还能够找到现代人生活的影子,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同样也是一种有温度的观照。

接下来,我们就从以下四个维度解读这本书:

1、食:舌尖往事

2、衣:服饰门道

3、住:安得广厦

4、行:天下熙熙


一、食:舌尖往事

首先,我们来看本书的第一个重点内容:古人常吃的主食是什么?普通百姓能够经常吃到肉和蔬菜吗?


1、主食革命

我先来问大家一个问题:中国古人都吃什么食物呢?

本书作者赵冬梅教授告诉我们,古人可以吃到的食物,总体来说有两大类,分别是主食和副食,这和我们当下的生活没什么太大的区别,主食主要是米和面,而副食则包括了肉类和蔬菜。

赵冬梅教授研究发现,相对来说,中国古人的主食习惯可以称之为“南米北面”,也就是说,南方人喜欢吃大米,北方人更喜欢吃面食。

那么,古人的这种主食习惯,是怎么一步步形成的呢?

在旧石器时期,先民们靠渔猎和采集获取食物,但是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,以及人口的不断增长,这种靠天吃饭的方式就不能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了。因此,到了距今约一万年前的新时期时代,农业生产诞生了,先民们聚集在黄河和长江流域,依傍充足的水源、肥沃的土壤,开始种植粮食作物。古人在黄河流域种植的核心作物,就是“粟”,也叫“稷”,就是“江山社稷”的“稷”,我们现在的通俗名称叫“小米”。

作者赵冬梅教授考据,粟在魏晋南北朝之前,始终都是北方人民的主食,而麦子则没有粟那么重要。事实上,秦汉时期,北方的老百姓都不乐意种麦子,就算政府大力推广,老百姓的响应度也不高。这主要是因为,由麦子直接煮熟或蒸熟的主食——麦饭,是连着麸皮一起整粒地来吃的,口感特别粗糙,官宦和有钱人家是不吃的。

听到这里,有朋友可能会说:“为啥不把麦子磨成面粉,做成白面膜或者面条呢?”答案就是,那时的古人还没有掌握制作面粉的成熟技术。

到了东汉时期,才开始出现放射线状的“磨齿石磨”,磨制效率有了一些提升,直到唐代出现了以水流为动力的“碾坊”后,面粉加工技术才得到了高速发展,面食的口感变好了,小麦的种植面积也开始相应地增加了。

另外一种主食稻米,是先民们在长江流域栽培出来的谷物种类。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中说:“楚越之地,地广人稀,饭稻羹鱼。”意思是说,楚越地区,也就是我们现在的湖北、浙江一带,老百姓以稻米为饭,以鱼类为菜。可见,江南地区很早以前就已经是“鱼米之乡”了。

相应地,当时的稻米在北方是很稀罕的东西,因为黄河流域种植得很少。《论语·阳货》中记载了孔子与学生宰我关于孝道的一段对话,其中孔子问宰我:“食夫稻,衣夫锦,于女(通汝)安乎?”意思是说,(宰我你守丧不到三年),就吃稻米,穿锦缎,对你来说心安吗?”从孔子的问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来,在春秋末年的北方,吃大米饭和穿锦缎衣服一样,都是一种非常奢侈的行为。

总之,因为种植条件、制作主食的工艺等多种原因,从魏晋到唐宋,小麦的地位节节攀升,逐渐成了北方人民的主食,而稻米则从东周时期开始,就已经是南方人民餐桌上的宠儿了。

由此,“南米北面”的主食习惯最终定型,并一直延续到今天。


2、肉食品类

好了,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副食。副食就是佐餐下饭的食物,主要包括动物性的肉食和蔬菜瓜果。

吃肉这件事,在古代不太容易,所以孟子才说:“鸡豚狗彘之畜,无失其时,七十者可以食肉矣。”而且《曹刿论战》里也说:“肉食者鄙,未能远谋。”这里的肉食者,指的就是达官贵人,老百姓不是随便能吃上肉的。

但凡事都没有绝对,随着生产力的发展,以及经济条件的改善,老百姓逢年过节,也能搞点肉打打牙祭。那么,古人吃的肉都是什么肉呢?

我们听传统评书,那些大侠们走进饭馆,通常会对店小二豪气地说道:“来一壶酒,切二斤牛肉。”但这种场景其实是小说家的杜撰,在古代,牛肉虽然味美,可不是想吃就能吃的。因为古代社会生产力普遍低下,牛和马属于农业生产的动力来源,它们的繁殖速度又不如羊和猪快,因此,《礼记·王制》中就有“诸侯无故不杀牛,大夫无故不杀羊,士无故不杀犬、豕”的规定。

汉代以后,许多皇帝都颁布过禁止杀牛的政令,比如梁代谢朏[fěi]的儿子谢谖[xuān],“官至司徒右长史,坐杀牛于家,免官。”《晋书·刘曜载记》也中说:“非宗庙社稷之祭不得杀牛,犯者皆死。”

既然牛肉不能吃,那哪些肉可以吃呢?作者赵冬梅教授考证,古人能吃的肉食种类,主要有羊、猪、狗、鸡和各种野味。

从北朝开始,伴随着游牧民族的南下,中原地区的吃肉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——羊肉成了统治阶级餐桌上的新贵。

据史书《唐六典》记载,后唐明宗长兴三年(公元932年)的岁末,“奉圣旨,赐内外臣僚节料羊,计支三千口”。这里的三千口羊,就是皇帝一次性发给官员们过年用的福利。

不仅如此,“供御厨及内史食羊,每日二百口,岁计七百万余口。酿酒糯米二万余石”,一年就吃了700万只羊,可见那时候羊肉的消耗量之大。

和羊肉相比,古人认为猪肉是一种不太健康和美味的肉食。从南朝名医陶弘景的《名医别录》,到元朝太医忽思慧的《饮膳正要》,再到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,他们对猪肉的评价几乎都是负面的,这些医家认为,“猪肉味苦,无毒,主闭血脉,弱筋骨,虚肥人,不可久食;动风、金疮者尤甚”。

当然啦,对于平民百姓来说,能有肉吃就很不错了,哪来那么多“穷讲究”。而普通百姓日常能吃到的肉食,无非就是一些小鱼、小虾和小鸡,逢年过节能吃上一口猪肉,就觉得齿颊生香啦。


3、蔬菜品类

说完了副食中的肉类,我们再来说说副食中的蔬菜类。

蔬果是人体所需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的重要来源,作者赵冬梅教授考证,元朝以前,葵一直是中国古人餐桌上的家常菜。这里的“葵”并非是“秋葵”,而是一种叫“冬寒菜”(也叫蕲菜)的绿叶蔬菜。

葵菜在我国饮食的历史上,一直占有重要地位,一度被称为“百菜之主”。比如,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他著名的《齐民要术》中,就把葵菜放在了蔬菜类的首位,还开辟了专门的章节介绍葵菜种植的注意事项。

赵冬梅教授分析说,葵菜之所以备受古人推崇,主要是因为葵菜经过烹煮之后,有一种肥嫩滑腻的爽口感。在东周时期,大豆油、花生油等植物油还没有出现,而猪油、羊肉等动物性油脂资源又特别稀缺。在这种情况下,因为葵菜这种特殊的滑腻感,在烹调时可减少油脂的使用,这样就为老百姓节省了油脂资源。再加上葵菜的味道很甜美,更是提升了它在老百姓心中的好感度。

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,葵“百菜之主”的地位开始出现了动摇。北宋黄庭坚在杂言诗《戏赠彦深》中写道:“冥冥主张审如此,附郭小圃宜勤锄。葱秧青青葵甲绿,早韭晚菘羹糁[gēng sǎn]熟。”从这首诗里,我们就能看出,黄庭坚的小菜园里,种了小葱、韭菜、葵菜和大白菜,诗句里的“菘”就是大白菜,菜品一下子就丰富起来了。

到了明朝的时候,葵菜的地位又出现了断崖式下跌,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里把葵菜降到了“草部”,还说“今不复食之,故移入此”。

葵菜之所以慢慢被边缘化,主要是因为老百姓餐桌上的“当家菜”,已经变成了韭菜、大白菜和萝卜,老百姓在蔬菜方面,有了更多选项。


二、衣:服饰门道

接下来,我们来看看本书的第二个重点内容:古人穿衣都有什么讲究?古人的衣服除了蔽体之外,还有其他功能吗? 

1、服饰材质

好了,说完了古人吃什么,我们再来说一说古人是如何穿衣的。

东汉经学家刘熙在《释名·释衣服》中写道:“凡服,上曰‘衣’。衣,依也,人所依以庇寒暑也;下曰‘裳’,裳,障也,所以自障蔽也。”

这段话告诉我们,衣服的基本功能,是遮羞、保暖、防晒和修饰。本书作者赵冬梅教授认为,除了以上基本功能,服饰还有一个延伸功能,就是符号功能。

作为符号的服饰,通常对标的是封建社会的等级划分,具体来说,我们可以从材质、颜色和服饰制度三个方面,来理解服饰的延伸功能。

我们首先来说服饰的材质。三国时魏国学者董巴,在《大汉舆服志》中说:“上古衣毛而冒皮,后世圣人易之以丝麻。”

原始的先民,最早都是用树叶或者兽皮来蔽体的,比如,距今18000年的山顶洞遗址里,就出土了通体磨光、针头尖锐的兽骨针,以及用动物肠衣制成的缝线,足见那时,古人就懂得把动物毛皮简单地连缀起来。

随着时间的发展,中国纺织品领域开始有了丝和麻两种材质,距今4700多年的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里,就出现了丝织品和麻布的残片。

宋代文学家张俞在《蚕妇》中说:“遍身罗绮[qǐ]者,不是养蚕人。”罗绮,就是有花纹图案的丝织品。这些名贵的衣料,老百姓通常穿不起。普通百姓只能穿麻布做出来的衣服,称之为“布衣”,所以在后来,“布衣”就成了平民百姓的代称。

听到这里,有朋友可能会说:“老百姓穿不起绫罗绸缎,那富豪商人总可以吧?”其实在古代,甭管你是多有钱的商人,想穿华丽的衣服,基本没门。

因为,中国的封建王朝大多重农抑商,是带着有色眼镜看商人的,对商人穿什么衣服,有很严苛的要求。比如,在《汉书·高帝纪》中就记载:“贾人毋得衣锦绣、绮縠[qǐ hú]、絺纻[chī zhù]、罽[jì]。”简单来说,就是商人不能穿丝绸制品和带有靓丽花纹的衣服。

到了明太祖时期,草根出身的朱元璋特别“仇富”,对商人更加歧视,他规定商人只能穿布和绢两种料子的衣服,而且一户人家只要有一个人做生意,那你全家就都别想穿纱和丝绸。

现代服饰料子里常用的棉布,是在北宋之后才开始流行的。那个时候,四川、广东和福建等地开始大面积种植棉花,元代时,棉花的种植面积和产能,也变得很可观了。就这样,棉花慢慢就替代了丝和麻,成了老百姓最常穿的料子。


2、服饰颜色

接下来,我们再来说说服饰的颜色。赵冬梅教授认为,服饰颜色对地位、财富和权力的区分比服饰材质更有标志性。

比如说,宋太祖赵匡胤“黄袍加身”,明黄色从此就被赵宋官家霸占了,普通人谁敢穿明黄色,就等于谋反。到了唐代,除了明黄色,另一种更加偏红的赭[zhě]色,又成了皇帝御用的颜色,老百姓也不能穿了。

书中说,用服饰的颜色来区别官僚的等级,也是在唐代开始出现的。当时,朝廷规定,三品以上的官员穿紫色的官服,四品和五品的官员穿朱红色的官服。其中,五品以上的官员都是级别不小的大官了,他们就属于“朱紫盈门自称贵”的权贵阶层。

不过,也有一个“例外”,这个人就是大诗人白居易。当年44岁的白居易在京城里担任左赞善大夫时,赶上右丞相武元衡被人当街刺杀,京城官场震动,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一桩政治谋杀案,所以都噤若寒蝉,不敢发声,可白居易偏不信邪,在事发之后,他给皇帝写了折子,要求彻查凶案。

结果呢,白居易就因此得罪了权相张弘靖,张弘靖以“越权奏事”为名,把他贬到江州当司马去了。

白居易在江州遇到了同样来自长安的“过气”歌女,于是就有了流传千古的《琵琶行》。《琵琶行》中最后两句是:“座中泣下谁最多,江州司马青衫湿。”但这两句诗却给后世学者出了一道难题,因为照理说,江州司马属于五品官,白居易应该穿朱红色的官服才对,为啥《琵琶行》里写的却是青色官服呢?

后来,史学大师陈寅恪经过考证,得出了一个结论:当时白居易虽然是五品官,但这只是官职,白居易真实的官阶品级很低,属于从九品的将侍郎。九品官,自然只能穿青色的衣服了。


3、服饰制度

最后,我们再来说说服饰制度。

所谓服饰制度,说白了就是服装的样式。赵冬梅教授在书中告诉我们,帝制中国的服饰制度,是东汉明帝时期确立的。

永平二年(公元59年),汉明帝依据《礼记》《尚书·皋陶篇》等典籍,制定了从皇帝到百官,再到平民的服饰等级制度,史称“永平服制”。

可以说,“永平服制”奠定了帝制中国的服饰原则。它的主要表现是,服装的样式必须符合“礼制”,要讲究“上下有序,尊卑有别”。比如说,服制下的服饰样式,总体以稀有、繁复和贵重为高贵,而且身份地位越高的人,穿的衣服样式就越复杂。

其中,皇帝的礼服,也就是皇帝在祭祀时穿的衣服,上面刺绣的图案样式,包括日、月、星辰、山、龙、华虫、宗彝、藻、火等十二种特殊的纹饰,统称为“十二章”。这“十二章”,是皇帝至高权力的象征。

除此之外,“永平服制”还规定,各诸侯和三公的朝服,只能刺绣“山、龙”以下的九章,而九卿的朝服,则只能使用“华虫”以下的七章。

当然了,这些花样繁多的朝服,都是有重要活动时才能穿的礼服,平常上朝的时候,是没有机会穿的。


三、住:安得广厦

下面,我们再来看看本书的第三个重点内容:古人怎么解决自己的住房问题?古人想要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,到底有多难?


1、身居何所

毫无疑问,房子在当今中国是最贵的商品之一,可能有人会想,买房难的烦恼,古人应该体会不到吧?事实上,古人在住房方面的烦恼,一点不比我们现代人少。

赵冬梅教授认为,要想理解古人的住房烦恼,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,也就是住在什么地方?以及怎么居住?

我们先来说说古人都住在什么地方。这里我们要说明一下,赵冬梅教授在书中选取的研究对象,是古代的精英阶层,也就是官员士大夫,而不是普通老百姓。

作者考据发现,古代官员居住地的变化,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:

第一个阶段,就是春秋战国时期。周天子搞分封制,那些贵族诸侯,通常都住在自己的封地。而新兴的士人阶层,则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而四处游走,当他们在某位权贵那里谋得差事后,就会选择住在权贵家里,成为“门客”。

第二个阶段,是秦汉到隋朝这段时期。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,是中央官员选择在帝都附近居住;地方官员则选择在自己管辖区内的城市居住;而为数众多的地方“佐官”,就是那些本地的精英,他们通常是小地主,有自己的房产和庄园,基本上都是在本地居住。

第三个阶段,是隋唐之后的时期。这一时期,官员的选拔任命,全都由中央政府说了算,中央为了加强集权,怕地方官员和豪强势力结党营私,所以就实行了所谓的“避籍制度”,也就是官员不能在自己的原籍做官。

由于官员不能回原籍做官,在陌生的地区当官,他们没有足够的土地来保障生存需求,政府发的官俸就成了官员们维持生计的最重要来源。如此一来,官员们对中央政府的依赖就越来越强了。

“避籍制度”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,官员们居住的地方是不能自己选择的,他们必需要搬到赴任的城市里买房或者租房居住。

但是,想要在异乡买房或者租房,也不是那么容易的。


2、怎样居住

买房子这件事,对现代人是一笔不小的开支,对于中国古人来说也是一样。古代时的房源其实和今天一模一样,好的地段都是寸土寸金,一个人想要买一套称心如意的房子同样得奋斗好多年。

比如,被誉为“文起八代之衰”的一代文宗韩愈,26岁时生活还特别窘迫,他曾写信给好朋友崔虞美哭穷:“今所病者在于穷约。无僦[jiù]屋赁仆之资,无缊袍[yùn]粝食之给。驱马出门,不知所之。”韩愈在信中说,自己连租房子和日常开销的钱都没有了,骑马出门,心里就特别慌张。

可是,韩愈毕竟还有一匹马,他是相对贫穷,再加上随着韩愈官越做越大,文章的名气也越来越大,请他写墓志铭和碑文的润笔费也水涨船高,所以他后来的收入还是很高的。但即使这样,韩愈也是在49岁时,才终于在帝都长安买了房子,而且是一套“中堂高且新,四时登牢蔬”的宽大“豪宅”。

为了表达自己买了新房的兴奋心情,韩愈还专门还写了一首《示儿》诗,向自己的孩子们表达内心难以掩饰的喜悦和骄傲,他写道:“始我来京师,止携一束书。辛勤三十年,以有此屋庐。”

你看,以韩愈的本事和名声,还需要辛勤奋斗三十多年才能买上房子,普通官员买房的难度更是可想而知了。

正所谓:“长安居,大不易。”买房咱买不起,那只能寄希望于租房子住了。

应该说,租房子这事在古代不算太难,但是你想租到好房子就比较难了。啥是好房子?对于京官来说,能住在离皇宫比较近的地方,就是上上之选。因为古代官员上早朝特别辛苦,通常来说,凌晨三点,四品以上的京官就得赶到午门候着,这个时候,谁住的离皇宫近,谁就能少遭点罪呀。

再有一点,一般官员都是读书人出身,谁家藏书丰富,那么他家附近的房租也会水涨船高,因为这些官员都想免费借人家书看。


四、行:天下熙熙

最后,我们再来看看本书的第四个重点内容:古人出行,可以乘坐哪些交通工具?在没有照相技术的古代,过关公文如何证明持证者的身份?


1、出行方式

现代社会出行那是非常便利,我们可以骑自行车、自驾车、乘坐公交、地铁、飞机、火车和轮船,更有各种网约车,让我们可以快速安全地到达目的地。

然而在古时候,因为交通技术和道路状况的限制,人们出行就没这么舒服了。普通老百姓出门一般就靠两条腿,稍微有点钱的,可以骑马或者坐骄子。

可能有朋友会问:“怎么不坐马车呢?很多古装剧里,有钱人家不都有自家的马车吗?”

事实上,这是一大误解。在古代,即使有钱人家,也不是谁都能养得起马车的。通常来说,这都是有钱还有地位的士大夫阶层才能做的事情。

比如,孔子非常疼爱自己的弟子颜回,可是在颜回去世之后,孔子却拒绝卖马车给颜回办葬礼。为啥呢?因为马车是孔子士大夫身份地位的象征,他舍不得卖掉。

从北朝经隋唐到北宋,这一时期官员们的主要出行方式,通常是骑马。官员普遍坐轿子的风气,是从南宋开始的。一方面,是南宋偏安一隅后,南方潮湿的天气导致路很滑,骑马不太安全;另一方面,南方没有大规模的草料场,养马也不是那么容易的。所以,坐轿子也就成了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。但是坐轿子这种行为,被王安石认为是“不道德”的,他说:“自古王公虽不道,未尝敢以人代畜也。”认为坐轿子是把人当成了牲畜,所以,王安石是中国封建历史上少有的,不愿意让人抬,不愿意坐轿子的宰相。


2、关隘审核

除了出行工具不太方便,古人出行时,还得经过重重关隘的审核。通常来说,在道路上,最重要的交通制度,就是“关”,就是“关门”的“关”。

所谓关,通常设立在相对独立的地理位置上,它的作用就是出入的门户。而关的主要职能,就是检查过往行人和违禁物品,旅人要想顺利通关,一定要有相应的通关文牒,而且这个文牒还是比较复杂的。

举个例子,唐代的通过文牒,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:普通旅行者持有的是“过所”,也就是由旅行者户口所在地州一级政府颁发的过关文书;出门一个月以上的旅行者,持有的文书叫“行碟”;出门三个月包括三个月以上的,必须得有“长籍”才行。

听到这里,有人可能会问:“古代没有照相技术,过关的文书怎么能证明是持证者本人呢?”

赵冬梅教授在书中告诉我们,汉代的出行公文上,需要标注持证者的个人身份、具体年龄、外貌和户籍地等信息,还要注明随身所携重要物品的名称和特征。过关的时候,关吏不仅要对这些信息进行详细查验,而且还要抄录相关内容,以便旅行者返回的时候进行再次核对。

总之,这种独特的验证机制,可以有效防范外部势力的入侵,保卫国家的区域治安,又能够防止百姓走私茶、盐、铁等违禁物品,杜绝了走私的行为。


结语

以上就是《人间烟火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。

正所谓:“人间烟火气,最抚凡人心。”历史的宏大叙事与宽广背景并不是普罗大众所能左右和影响的,我们能够接触到的,往往是“食衣住行”等琐碎的小事。

不过,很多时候,生活的学问其实就隐藏在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当中。今天,我们为大家解读的这本《人间烟火》,就让我们见识到了古人的“食衣住行”里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。

了解这些细节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认知,还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:我们今天的穿衣吃饭的种种习惯,都有古人的影子,古人在生活里的智慧,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的基因之中。

限于篇幅和时间的关系,《人间烟火》里还有很多内容,我们无法一一为大家介绍,大家如果对这些内容感兴趣,不妨找来原书读一读,去详细了解那些掩埋在古人日常生活里的真趣味。


恭喜你和“今今乐道”读书会一起读完了你生命中的第6953本书,希望今天的内容能给你有益的启发。

【编辑:越读者】

相关阅读:

【中国历史】《曾国藩的经济课》

【听读史记学管理】货殖列传

《江村经济》|中国农村的核心问题是什么?

【每日新书】《显微镜下的大明》|生动的基层政治手册。

《张居正大传》|万历首辅的大起大落背后发生了什么鲜为人知的故事?

《万历十五年》|成也权谋,败也权谋。

《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》|如何以财政解读王朝兴衰?

【黄仁宇中国大历史】《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》

上次推送内容:

【每日新书】《法度与人心》|帝制时期人与制度的互动。

【女性健康】月经期间不能吃什么

【健康书分享】《失传的营养学》22肝是健康的大总管3肝的糖代谢

【炳泽诗话】奔马

本次推送:

【每日新书】《人间烟火》|掩埋在历史里的日常与人生

【职场健康】掌握这些技能,普通人也能逆袭

【健康书分享】《失传的营养学》23肝是健康的大总管4

【炳泽诗话】车站

下次拟推送:

【每日新书】《脑机穿越》|脑机接口改变人类未来

【社交健康】层次低的人复杂,境界高的人简单

【健康书分享】《失传的营养学》24提高机体免疫力

【炳泽诗话】冬至暖阳

(语音、文字、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,老农整理)
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品卷一族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